Greg Rosalsky先擺出了2個有點“奇怪”的現狀:
雖然精釀啤酒在商店的銷量激增,但酒商仍在苦苦掙扎。
雖然低價啤酒銷量也在飆升,但它仍在失去市場份額。
文章指出,這是因為啤酒行業經濟情況的復雜性導致的。
先看較為低價的啤酒。
Natty Light類似于水啤,在經歷了十多年的下滑后,這次的疫情使它的銷量大幅上升。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RI的數據,與去年同期(3月初到6月底)相比,商店銷售額增長了超過11%。
低價的啤酒往往卡路里含量較低,而且批量銷售,這可能有助于它們在疫情中保持銷量。起初,很多人認為這主要是消費者在經濟崩潰面前勒緊褲腰帶的信號。
但是,以前的報道忽略了一件事,盡管低價啤酒銷量上升,但總體啤酒銷量增長更大。商店里的啤酒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.5%。
因此,根據IRI的數據,雖然低價啤酒銷量飆升,但實際上它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降。在增長上,低價的啤酒也落后于進口啤酒(增長了15%)和精釀啤酒(增長了近23%)。
再看高端啤酒。
“我們在啤酒市場上看到的高端化趨勢在最近幾個月里已經加強了,”美國釀酒商協會(Brewers Association)的首席經濟學家Bart Watson說。
Watson說,精釀和其他價高的啤酒往往在某種程度上不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,因為愿意購買它的人是年輕的專業人士,并且他們有好的工作,也有足夠的消費能力。
“你知道,在上一次經濟不景氣中,我們并沒有真正看到精釀、進口啤酒或超高端品類損失市場份額?!彼f,這是因為,經濟不景氣并沒有給那些喜歡喝IPA、蘭比克、波特、淡色艾爾的人帶來太多的痛苦。同樣,在這場疫情和經濟衰退中,喝啤酒的更有可能是那些享受遠程工作、愿意多花幾塊錢買飲料的人。
然而,精釀酒廠仍在苦苦掙扎。酒吧、餐館、俱樂部和體育場館的關閉推動了商店啤酒銷量的激增。Watson說,雖然精釀啤酒在商店里可能仍然表現良好,但精釀啤酒廠40%的銷售額來自生啤酒。而賣生啤的酒吧、餐館和釀酒廠都關門了。
Watson說,如果經濟衰退持續下去,失業將成為永久性的問題,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精釀愛好者在商店里選擇更便宜的酒。他認為,在疫情之前,精釀的發展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。但是,依然存在喜歡喝精釀的消費者,他們的消費習慣暫時沒有太大變化。
不過,之前的消費習慣在疫情期間起到的作用畢竟有限,所以精釀酒廠依然很艱難。